目前分類:我的樂讀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時間管理原則篇》 

 我們的孩子處在一個不只要跟台灣未來一代競爭,且在全球化的趨勢下要跟全世界競爭的狀態,這造成很多現代父母的焦慮,從孩子很小時就會幫孩子安排各種有益身心的活動,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卻常因矯枉過正使孩子厭惡學習而輸在起跑點。許多孩子在放學後要學3-4種才藝或做學科補習,形同每日超時工作,所以常會在才藝班中看到發火或是疲倦不堪的孩子,家長的心態又會很矛盾,怕孩子不學會落後他人,所以形成我常開的玩笑話,在台灣可能有手指的孩子都會被送去學鋼琴或畫畫,有脖子的都要學小提琴,依此類推。但若孩子真的決定要以某種才藝作為終身職業,例如:學畫畫學出興趣而決定未來要做畫家時,家長又會擔心當畫家的生活會很艱困而極力阻止,這是現今國小特殊才藝類資優班競爭激烈,但隨著進入國中、高中職競爭激烈度會漸次遞減的原因之一。家長與孩子在放學後的對話常會是:

母:「作業寫好了嗎?」(一見到孩子就開口問)

子:「還沒!」(有點委屈)

母:「還不趕快去寫!」(一個鐘頭後,小孩再出現在忙碌於家事的母親面前)

子:「作業寫好了,可以玩電腦嗎?」(熱切的表情)

母:「你評量寫了沒?」(瞪視)

子:「喔!」(腳步沉重地轉身回房間)

(約二十分鐘後小孩再出現在忙碌於家事的母親面前)

子:「評量寫好了,可以玩電腦嗎?」(熱切的表情)

母:「你鋼琴練彈了嗎?」(瞪視)

子:「喔!」(更委屈的表情)

(傳出彈琴聲,半小時後再出現在看電視的母親面前)

子:「鋼琴練好了,可以玩電腦嗎?」(熱切的表情)

母:「你英文背了沒?」(瞪視)

子:「喔!」(拉長聲音,非常絕望)

(傳出背英文單字聲,半小時後再出現在看電視的母親面前)

子:「英文背好了,可以玩電腦嗎?」(熱切的表情)

母:「你自己看看現在幾點?去整理書包準備睡覺,不然明天又要叫不起來!」

子:「討厭!每次都這樣!」

這樣的對話幾乎天天上演,如果我們不懂得取捨,孩子怎麼會有快樂的童年?如果我們不懂得抓住孩子的發展特質,我們怎能陪孩子適性成長?如果我們從沒在每天留給孩子固定可運用的自由時間,我們的孩子怎麼學會安排自己的時間?所以要掌握孩子的學習特質,重點運用時間才是。

樂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27 Tue 2008 12:26
  • 禮物

每個人生下來都有屬於自己的『禮物』,那是世上最獨一無二的。
但是這份禮物,要靠你自己去尋找‧‧‧
 
禮物
運用此時此刻的三個方法
讓你樂在工作和生活,就從現在開始!
 
把握現在
當你想要更快樂和更有效率
專注在現在對的事上面。認真努力在現在最重要的事。
 
從過去中學習
當你想要現在比過去更好
審視過去所發生的事。從中學習有價值的事。
用不同的方式面對現在。
 
設法創造未來
當你想要未來比現在更好
想像美好的未來樣貌。制定一個實際的計畫。
現在就付諸行動讓美夢成真。
 
瞭解你的目的
探索可行的方法
讓你的工作和生活更有意義

樂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影 - 快樂頌

 ‧劇情簡介: 
   1982年,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首演前夕,樂譜未完全就緒。樂譜出版商溫佐舒林瑪急迫地需要一位抄譜員完成這件工作,年輕的安娜展現出她的優勢--她是唯一近在眼前又有空的人選。雖然出版商早就領教疾病纏身、脾氣暴躁的貝多芬,對於與女人共事深惡痛絕,舒林瑪還是得硬著頭皮雇用她。安娜認為這是上天珍賜的絕佳機會,能夠讓她在這位著名的作曲家前,展示她的作品,便熱切地接下這份工作。

  「貝多芬是一位超凡的人物,能夠讓你說:『你聽到的一切都是真的』,或者至少大部分是真的。」導演安格尼斯加賀蘭表示。「他扭轉了音樂的概念,打破成規與慣例,也總是把每個與他共事的人逼瘋。」透過安娜的雙眼,觀眾將進入貝多芬生命中無聲的寂寞世界。安娜一角是根據貝多芬生命中以及歐洲音樂世界中的真實人物所虛構出的角色。

  「維也納人是有氣質、受過教育並且音樂素養極高的一群聽眾,相當難打動。」編劇維金森表示。「他們卻被貝多芬深深撼動。」 首演成功之後,貝多芬再度征服維也納,他開始著手創作「後期弦樂四重奏」(the late string quartets),一種嶄新並令人費解的音樂,他形容是「通往音樂融合新形式的橋樑」。片中令人動容的其中一幕裡,貝多芬向安娜解釋,上帝不存在於人的內心或是靈魂,而是人的勇氣中。

  「這故事驗證了混亂中油然而生的希望與靈感。」史蒂芬瑞凡說道。「曾經嘲弄過安娜事業心的貝多芬,央求安娜幫助他完成後期弦樂四重奏--這也是他留給後世重要的音樂遺產之一。她習得最深層的音樂真諦,並從中找到成為一名藝術家的勇氣。」
 
  小時候彈奏貝多芬的快樂頌時,並沒有多大的體會,只知道這首歌真的讓人感到很快樂。看完快樂頌這部電影後,才發現貝多芬一直以來相信,音樂就是與上帝對話的橋樑,難怪他的曲子多數偏向詩歌型態。耳聾前他總是寫出附和人們的音樂,耳聾後他變了一個人似的,總要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在他死前最後完成的“賦格曲”,必須在一切寂靜中才能體會。如此偉大的音樂家,難怪在鋼琴高階班是必修的音樂家之一。

樂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