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 快樂頌

 ‧劇情簡介: 
   1982年,貝多芬的「第九號交響曲」首演前夕,樂譜未完全就緒。樂譜出版商溫佐舒林瑪急迫地需要一位抄譜員完成這件工作,年輕的安娜展現出她的優勢--她是唯一近在眼前又有空的人選。雖然出版商早就領教疾病纏身、脾氣暴躁的貝多芬,對於與女人共事深惡痛絕,舒林瑪還是得硬著頭皮雇用她。安娜認為這是上天珍賜的絕佳機會,能夠讓她在這位著名的作曲家前,展示她的作品,便熱切地接下這份工作。

  「貝多芬是一位超凡的人物,能夠讓你說:『你聽到的一切都是真的』,或者至少大部分是真的。」導演安格尼斯加賀蘭表示。「他扭轉了音樂的概念,打破成規與慣例,也總是把每個與他共事的人逼瘋。」透過安娜的雙眼,觀眾將進入貝多芬生命中無聲的寂寞世界。安娜一角是根據貝多芬生命中以及歐洲音樂世界中的真實人物所虛構出的角色。

  「維也納人是有氣質、受過教育並且音樂素養極高的一群聽眾,相當難打動。」編劇維金森表示。「他們卻被貝多芬深深撼動。」 首演成功之後,貝多芬再度征服維也納,他開始著手創作「後期弦樂四重奏」(the late string quartets),一種嶄新並令人費解的音樂,他形容是「通往音樂融合新形式的橋樑」。片中令人動容的其中一幕裡,貝多芬向安娜解釋,上帝不存在於人的內心或是靈魂,而是人的勇氣中。

  「這故事驗證了混亂中油然而生的希望與靈感。」史蒂芬瑞凡說道。「曾經嘲弄過安娜事業心的貝多芬,央求安娜幫助他完成後期弦樂四重奏--這也是他留給後世重要的音樂遺產之一。她習得最深層的音樂真諦,並從中找到成為一名藝術家的勇氣。」
 
  小時候彈奏貝多芬的快樂頌時,並沒有多大的體會,只知道這首歌真的讓人感到很快樂。看完快樂頌這部電影後,才發現貝多芬一直以來相信,音樂就是與上帝對話的橋樑,難怪他的曲子多數偏向詩歌型態。耳聾前他總是寫出附和人們的音樂,耳聾後他變了一個人似的,總要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在他死前最後完成的“賦格曲”,必須在一切寂靜中才能體會。如此偉大的音樂家,難怪在鋼琴高階班是必修的音樂家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樂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